服務熱線:18633455107
0311-83955907
推動節能降碳 多地發出“最后通告”20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河南省《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擬增設H2S控制因子,適用于以發生爐煤氣作為燃料的陶瓷企業,無組織排放限值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中的廠界排放限值要求(0.06mg/m3)。此外,該意見稿還提到,河南省目前仍有25家建筑陶瓷企業采用高污染燃料煤制備的發生爐煤氣作為燃料,污染防控不到位。 根據該意見稿,河南陶瓷行業排氣筒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將統一收嚴,對當地陶企形成了更加嚴格的環保考驗。 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部分省市節能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要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事實上,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先后出臺政策措施,加大力度嚴控包括陶瓷在內的重點領域節能工作。 2023年半年內,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湖南、河北、四川、山東等27個省、市、自治區均發布了碳達峰實施方案。對于陶瓷行業,方案內容提出:加強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等行業管理,防范產能無序擴張;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推廣應用電窯爐和噴霧塔燃煤替代工藝,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加快推廣干法制粉、連續球磨工藝等低碳節能技術;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和應用推廣;推進陶瓷企業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等。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還要求,實施陶瓷等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年底前完成142家企業工業爐窯綜合整治。福建省提出,泉州市應建立以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碳達峰目標為導向的企業退出清單制度;福州市應嚴控建陶爐窯數量,鼓勵閩清建陶企業“上大壓小”,優化生產資源配置和行業空間布局;漳州市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逐步淘汰經濟效益低、治理水平差的產能。 |